“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从数量上看,山西占了全国古建筑的70%以上。从时间上看,上迄唐代,下至民国,尤其是元朝以前的木构建筑数量冠绝全国,约占全国的85%,其中,唐代木构建筑全国仅存4座,全部在山西。
这些古建文物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与山西的气候、地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山西人的精心呵护,离不开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辛苦和付出。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和钻研,用巧手为古建筑“治病”,让它们“延年益寿”。
在3月底进行的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有两位山西匠人获得了木作文物修复组和泥瓦作文物修复组的一等奖,他们是来自山西蓝胜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朱小林和山西省古建筑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的杨永胜。
木作文物修复师朱小林:
61岁老木匠的心愿
“做了一辈子木匠,这把年纪能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肯定。”朱小林说,他今年61岁,但从事木匠工作已经近40年了。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负担重,朱小林19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学做木工了。“老人们常说‘学点手艺不亏’,正好我有个表叔是木匠,所以我就跟着他学了,一 开始就是跟着包工队在村子里修建民房。”朱小林回忆道。后来,附近盖房子的活越来越少,为了生计,朱小林就外出谋生。
2003年,朱小林去阳泉盂县对大王庙进行修复,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古建修复。第一眼看到那些精巧的古建构件,朱小林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因为以前都是在老家盖民房,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就感觉非常震撼,古人的智慧真让人佩服,居然能造出这么精巧的建筑。”在这次修复工程中,朱小林主要是做一些梁架和斗拱的修补,还有门窗修复等,前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与以往盖民房相比,文物修复“显然费劲多了”,但是朱小林却乐在其中,“因为能接触到许多构件,如斗拱、昂、耍头等,并且要用榫卯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更能体现出技术来,修完以后更有成就感。”从那之后,他就对古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本上每年都会跟着包工队去各地修复古建。
古建修复是非常传统的行业,讲究用传统手艺使文物修旧如旧。但是近年来,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据朱小林介绍,在他当学徒的时候,古建传统手艺基本上就已经失传了,只有一些特别老的木工师傅才略懂一二,他的师父和祖师爷都不太懂这个,所以也就没有教过他。
那怎么办呢?没人教就自己学,朱小林在实践中边干活、边看图、边学习,但是因为以前没怎么接触过,有时候图纸也看不懂,遇到这种情况,他就积极向别人请教。此外,他还会买一些书籍,一有时间就看。慢慢地,他就自己摸索出一套经验来。
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以来,朱小林参与了许多古建的修复,大部分都在晋东南地区,包括晋城泽州的汤帝庙、玉皇庙、二仙庙等。木作文物修复和普通木工有什么不同呢?朱小林认为,“两者大同小异,只要掌握了木匠的基本功,差别就不太大,用的工具都一样,但是文物修复得更小心一些,毕竟是国宝,和民房不一样,结构也更复杂一些,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也就更高。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修旧如旧,最大可能恢复古建原貌。”
在本次大赛上,木作文物修复比赛的实操考核是要求选手在14个小时内完成一份月梁梁头、昂尖和耍头制作,以及昂尖补接修复等。昂尖要用榫卯方式补接,一种按照图纸要求,另一种补接方式自由发挥。在使用工具上,要用传统木作工具,不能用电动工具。据介绍,月梁一般多出现在南方的木构建筑中,山西的古建中并不常见,但这没有难倒朱小林,“只要有基本功,再加上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都根本不是问题。”朱小林说。虽然年纪大了,体力也有点儿跟不上,但朱小林还是凭借他超高的技术,提前两个小时完成了实操考核。
朱小林现在带了三个徒弟,最小的40多岁。“现在愿意学这个手艺的人也不多,40多岁可以说是最小的了。这本身就是体力劳动,又脏又累,比较辛苦。”说到这里,朱小林有些惆怅。在比赛之余,他也和全国各地的选手进行了交流,这种情况不只是山西有,别的省基本也是这样的,木作文物修复行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虽然现在很多工序都可以用机器代替,但是传统的手艺不能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做出一点贡献。”他说。
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杨永胜:
砖雕是最大“加分项”
杨永胜是一名泥瓦工,也是一名文物修复师。他的日常,就是和瓦刀、砍刀、走线刀、刮灰板等工具打交道。在他看来,古建筑不仅仅只是建筑,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处古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们泥瓦作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就是用传统技艺去重现、守护这些历史记忆。”
杨永胜今年53岁,已入行34年。他是忻州代县人,在这个小县城中,藏着三大国宝级古建——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楼的边靖楼、华北最大的文庙——代州文庙、拥有罕见圆形底座的阿育王塔。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山西古建充满了感情。
初中一毕业,杨永胜就跟着邻居一位泥瓦匠师傅学习,先从普通的瓦工做起,给别人盖民房、建瓦房。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北京北池子修复四合院,接触到了从小就很喜欢的古建。虽然一开始不太会,但杨永胜边做边学,悟性很高,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回到代县后,杨永胜又参与新建了几处四合院。
此后,杨永胜还参与修复过大同的华严寺、凤临阁等。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同浑源修复一座古戏台。那座戏台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损坏程度几乎达到80%,房顶坍塌,墙体开裂,其余构件七零八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这要怎么修复呢?“古建修复必须得恢复原样,尽量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修旧如旧。我们主要是根据老照片去修复,并且在拆之前拍摄了局部照片,根据原样重建房顶、修补裂缝。缺失的部分比较难,因为不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但中国古建筑讲究对称,所以我们就仔细观察它的结构,根据形状来进行修复。”杨永胜说。看着破败的古戏台一点点重新焕发生机,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一般人可能认为泥瓦匠所做的就是砌砖、垒瓦、抹墙,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手艺。杨永胜有一项特别擅长的手艺——砖雕,这一点在大赛的加分项中就体现出来了。本次大赛中,泥瓦作修复主要是用传统工具现场完成《清式营造则例》中须弥座的制作和墙体残损的剔补修复。须弥座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选手的制作工序、时间安排能力、技术熟练程度等要求很高。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杨永胜打造修复过很多须弥座,所以在比赛中游刃有余,不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须弥座制作,还完成了“加分项”——在一块方砖上雕刻了柿子和如意,象征事事如意。“题目不难,主要是工程量大,时间紧张,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就可以完成。”杨永胜表示。
在没有古建修复任务时,杨永胜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砖雕,“我喜欢这个行业,喜欢砖雕,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经常一做就是一天,在别人看来或许有些枯燥,但是我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砖雕的技术含量高,杨永胜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全靠自己去琢磨,去观察。“一开始雕的是房檐下面的樨头,有时候就给雕坏了,然后我就自己买砖,一块一块地试,直到熟练为止。”
山西砖雕的历史悠久,与徽派砖雕齐名,享有“南徽北晋”的美誉。砖雕图案主要有山水、花卉、人物、历史典故等,每种图案都有寓意。在杨永胜平时的雕刻中,有些有原样,照着雕即可,但有些得自己去创作,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因此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去周围的古建观摩学习,看到那些比较好看的图案,就会拍照留存,方便以后临摹。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原本不起眼的一块青砖,在他的精雕细琢下,化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和木作文物修复师一样,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也面临着后继无人、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过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40岁以下的基本没有,这也比较让人担忧。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力量注入到这个行业,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护好。”杨永胜说。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