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十年间,尽管路面上的车越来越多,可是你不难发现,从醉驾入刑到一盔一带,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交通环境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从逃避交通违法处罚,到文明礼让、主动参与文明交通建设,这十年,有公安交警坚守初心的执着付出,也离不开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守护。
全国交通安全日,山西晚报记者梳理了十年间交通出行的种种变化。
交管业务越来越亲民
“2012年,家里有一辆车非常普遍,但现在有两三辆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今年36岁的太原市民赵齐容,前不久刚给自己的新车办理了上牌手续,“给老婆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上下班接送孩子方便一点。”
可以说这十年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飞速增长,经济蓬勃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扩张。尽管路面上车越来越多,但十年来交管业务却越来越便利。上牌程序繁琐、事故处理麻烦、车辆异地年检……近年来,公安部推出的多项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让驾驶人切切实实感受到车驾管业务办理越来越便利。
赵齐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09年考完驾照至今,他一共办理过三次上牌手续,“最直接的感受,是一次比一次方便。”拍照、查验、选取号牌……说到新车上牌,曾经一度让不少车主为之头疼,不但流程繁琐,而且需要来回奔波。
2015年5月12日,国家首次提出“放管服”一词,意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此后6年的时间里,公安部在涉及车驾管业务中,不断推出各种放管服新政。从推行异地车检、异地考证、异地处理交通违法,再到“互联网+交管”改革,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不断推进跨省办理机制革新,逐渐实现交管业务一证办、异地办、网上办、就近办。目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驾驶人考试领证和审验换证、交通违法处理等交管业务已经实现跨省通办。同时,驾驶证“全国通考”、机动车“全国通检”等改革措施也全面落地,如今,18类交管业务持身份证一证即可办理。
不久前,市民陈女士车辆年检快要到期,但她人在外地,无法到车管所办理业务。陈女士通过查询并拨打12123请求帮助。网办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交管12123”APP操作流程,指导陈女士下载软件注册并实名认证,顺利在网上完成申请“申领检验标志”业务,并将在几日内收到邮寄给她的检验标志。
2020年10月,公安部推出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的新举措,在实行6年内6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的基础上,将6年以内的7座至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同时,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
交通秩序测评多项指数优良
公安交管业务办理越来越方便,人们的出行方式在变,观念也在变。2012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2013年为“摒弃交通陋习”,2014年为“抵制七类违法”,2017年为“尊法守规明礼”,到了2021年则是“守法规知礼让”。其实,从这些年交通安全宣传主题的变化,已不难看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养成和行为的逐渐变化。
2013年,123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不但加大对交通违法的处罚力度,而且首次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严格纳入记分管理。此后,全省各市交警部门不断推出各种措施,倡导机动车文明礼让,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
细心的市民或许还记得,长期遭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斑马线上车不让人等交通陋习,一度成为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原来过马路,就是‘见缝插针’,稍一慢了,就被挡住过不去了。”说起那时候的情景,太原市民刘莉很感慨,“我们年轻人过马路尚且要争分夺秒,很多老人和孩子,过一个路口得等两三个红绿灯。”
十年来,山西各级交警部门在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环境、交通设施,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同时,也在不断积极营造文明交通氛围。为切实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推进城市交通乱点治理,推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2020年10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对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重点测评。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省城市道路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均值为92.20%,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率均值为93.10%,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率均值为92.98%,汽车驾驶人安全带使用率为95.26%,汽车乘车人安全带使用率为92.08%,摩托车头盔佩戴率均值为91.08%。
警民关系更融洽
这十年来,如果你用心感受,其实交警部门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今年中秋假期期间,太原交警杏花岭大队的民警就收到一份特殊而珍贵的礼物。这是9月20日下午五点左右发生在府西街新建路口的一幕:一名背着书包身穿校服的男孩雨中送信,给了执勤交警一份特别的中秋礼物。这封信的封面写着“太原交警亲启”的字样,打开信后里面是给交警的一首长诗,诗名为《马路上的铁人》,字里行间都体现出男孩对交警们一年四季不惧风雨坚守一线的敬意。
11月12日10时,忻州市和平街,嘹亮的警笛声温暖了寒冷的冬日,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在进行!10时3分许,在忙碌的早高峰结束后,忻州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正在路面巡逻,一女子突然拦住警车,“警察同志帮帮我,我孩子心脏病犯了,需要紧急送医!”考虑到该路段到市人民医院车流量大,患病婴儿生命垂危,现场民警立即决定紧急护送,“跟着我们走,赶快!”
现场交警立即开启警车,启动警笛、喊话器,“前方车辆请让一让,后面有心脏病人!”在民警的一声声呼喊中,原本近20分的路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压缩到了6分钟。
事实上,这样的暖新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只要市民在路面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交警都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或紧急送医或帮忙送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市民会在夏天为路口执勤的交警递上一瓶矿泉水,会在雨天送上一把雨伞。疫情期间,他们又是送口罩又是送吃的。或许,正是这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让我们的城市交通环境日新月异,也带给了这座城市更多的温暖与感动。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