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有关情况。截至10月19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9%,同比改善9.6个百分点,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目前,省大气办已印发各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清单,明确攻坚重点可概括为“4+1+1”,即: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太原及周边“1+30”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
我省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推进焦化产业园区化、链条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在去年已关停淘汰焦化产能1192万吨的基础上,要求太原及周边“1+30”区域的重点县(市、区)力争全部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炉。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今年再推进50余家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
持续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在2017—2019年已累计完成357万余户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截至9月底,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1.47万户,预计今年可完成137万户,届时全省将累计完成近500万户清洁取暖改造,按照户均4吨左右耗煤量测算,将累计减少散煤近2000万吨,减排SO排放总量近30万吨,有效缓解冬季散煤污染。强化“禁煤区”建设,推动全省所有县(市)建成区在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划定。
大力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化。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2020年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53550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11个设区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在年底前基本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目前,忻州市、晋城市、临汾市建成区公交车及太原市、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建成区巡游出租车已全部更新为纯电动汽车。严格落实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对已经注销和已经报废的机动车,加强路面查处。
进一步提升扬尘管控水平。继续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全省1822座露天矿山管理台账,持续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加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推动主体责任灭失露天矿山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修复绿化,减尘抑尘。持续加强扬尘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严格落实工地扬尘管控围挡、苫盖、清洗、硬化、渣土车密闭、湿法作业6个100%,切实通过综合措施将全省的降尘量控制在9吨/月·平方公里。全面加强秸秆禁烧管控,严禁燃煤旺火和露天焚烧垃圾,全省范围严格实施烟花爆竹禁放措施。
强化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太原及周边“1+30”区域以煤焦冶电行业为主,在全省27%的国土面积布局着约70%的铸造、约60%的焦化、约50%的钢铁、约40%的电力和约30%的水泥,工业集聚度高,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大。再加上以盆地地形为主,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环境容量小,全省空气污染最严重的设区市和排名倒数前10位的县(市、区)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我省将进一步强化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一步调,协同减排,同向发力,共治共享,以太原及周边“1+30”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带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我省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及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技术指南》的有关要求,在重污染预警期间,针对涉气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依法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从11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将对全省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砖瓦、耐火、陶瓷、石灰、水泥熟料及粉磨站)、铸造等重点涉气行业企业(或工序),通过采取生产调控措施,实施错峰生产。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