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铁腕治污力度空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晋大地绿色正在多起来,人民生活质量也正在好起来。
倾力修复治理,让母亲河重现大河旖旎风光
初夏,太原汾河沿岸,绿树葱郁、鲜花竞放,三晋儿女的母亲河展现出新时代的绚丽多姿。
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工程太原段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人在紧张地施工。该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先行示范项目,工程分主河床整治和绿化两个部分,建成后形成人水相亲的水利长廊、景观长廊、文旅长廊,最终实现“风光美起来”。
上世纪60年代,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唱遍大江南北。然而,因地表水量减少、水域面积萎缩、河流污染严重等因素,渐失昔日的清流与秀美。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特别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为换回汾河往日容颜,我省全面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启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探索。
让水量丰起来。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统筹抓好铁腕治水、生态调水、改革活水、高效节水、强力保水,实现“五策丰水”。
让水质好起来。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实现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综合施治。
让风光美起来。通过绿化,划出水岸线、生态保障线、产业开发限制线“三条线”,加强河道水系系统整治改造,实现河道景观化、河流生态化。
汾河在变,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在变。在采访中,记者欣喜地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清水复流的动人景象,还有一条崭新的生态经济带正在崛起。
在宁武,汾河源头、万年冰洞、芦芽山风景区,散落各地的景点串联成线,成了群众增收脱贫的“摇钱树”。
在汾河下游临汾,打破行政区划,整合资源,沿汾6个县隆起“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新引擎”。
厚植生态底色,让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
5月的右玉,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7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林木覆盖率仅为0.3%,被称为不毛之地;70年后,这里绿意葱茏,林木覆盖率达54%以上,成为塞上绿洲。
右玉的实践,是“两山”理论在山西的现实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启动实施“两山”生态修复工程,围绕生态修复机制创新试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一圈一带”生态修复先导区、生态保护修复助推脱贫攻坚先导区“四大定位”,创新置换造林、购买式造林、开发式造林等机制,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整区域推进国土绿化。2016年—2019年,全省累计营造林189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9%。
素有“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称的大宁县,既是生态脆弱区,也曾是深度贫困县。2016年以来,县里探索实施购买式造林21.67万亩,群众获得劳务收入6573万元。农民在绿水青山中富了起来。
在曲峨镇白村,农民冯还堂感慨万千。从2017年开始,老冯跟着造林合作社种树,挣钱顾家两不误。他乐呵呵地说:“现在山绿了,日子红火了!”
在植绿护山的同时,我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重点区域实施了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水保生态建设行动,综合治理的多元效应逐渐显现,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悄然来临。
实践中,我省大力开拓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型生态产业,鼓励发展林禽、林菌、林药等林业循环经济模式,让每一片林地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绿色银行”。
在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依托太行山大峡谷,好山好水变成了“金山银山”。该村统一规划,为村里的房屋刷上不同色彩,使这个小山村充满了艺术气息,吸引了四方游客。目前,村里开办“农家乐”36家,每户年增收近万元。
守护蓝天碧水,让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众
一场春雨过后,介休市连福镇西杨屯村的“福”字广场上,鲜花绽放、树枝翠绿,几位老人在下棋聊天。
“过去大家都愿意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现在外边干净了,出来活动的人就多了。”84岁的老人杜光亮说。
西杨屯村曾经因煤、垃圾、粪乱放乱堆,脏乱不堪。去年以来,村里的洗煤厂全部围上了围栏,还安装了吸尘设备;垃圾堆被集中清理,还实行了垃圾分类;烧了几十年的煤炭被叫停,家家装上了天然气。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两年,我省着力加强绿色治理,全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合力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
天更蓝。《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00年—2017年山西的植被生态质量改善在全国最快,生态环境呈明显转好趋势。去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召开期间,山西的蓝天碧水绿地,给四方宾朋留下了深刻印象,“二青蓝”也刷爆了朋友圈。
水更清。汾河流域国考断面6月底前要全面消除劣Ⅴ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守护蓝天碧水,河湖长们功不可没。近万名巡河湖员上岗,为河流生态修复筑起了一道保护网。
初夏的汾河临汾段,两岸杨柳吐绿,河里野鸭成群,不时掠过的飞鸟吸引着摄影爱好者频频按动快门。
“汾河现在太美了!水清河畅、绿树盈盈,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河,听着枯燥,可我干得带劲!”巡河员郭年保兴致盎然。
新时代,新起点。当下,山西正在沿着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疾驰,一幅“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美丽画卷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