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0年12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个城市的降尘监测结果,太原市的数据是3.3吨/平方公里·月。这是自有降尘监测数据以来,太原市单月监测的最小值,创历史最好成绩。
据了解,过去两三年,太原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个城市里,每月降尘量居高不下,甚至有几个月排倒数第一。2018年平均降尘量为16.9吨/平方公里·月,其中5月降尘量最高,达到25.7吨,曾被网友戏称为最“土”城市。降尘量反映城市管理水平,更影响群众生活。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太原市将降尘污染防治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中之重,重点围绕工地扬尘、裸露地面、渣土消纳场、建筑垃圾渣土清运等六个方面开展全面攻坚。进入2020年,太原市首次公布降尘扬尘污染防治管控的负面清单,严查运输车辆的违法行为,加大喷雾降尘力度,实施全市大清洗……
其间,针对1185个各类工地,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六个百分百”要求,各部门积极开展监督监管,降低扬尘污染强度和时间;针对工业企业开展无组织治理,开展散装物料监管,全市重点扬尘企业全部完成治理,监管企业4700多家次,对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迅速整改,必要时采取停产整改措施;对于裸露地面集中治理,共硬化或是修补172公里;对在建工地开展走航监测,利用科技手段监督扬尘污染,执法人员随车同行,现场督促问题整改;加大道路清扫、洒水等湿式化作业频次,实现全天候清扫保洁等。
随着降尘污染管控的不断深入,2020年,除1月至2月因受疫情影响无数据外,3月至12月,降尘量平均为6.84吨/平方公里·月,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60%。3月、5月、6月、8月同比降幅有4次排在全国“2+26”个城市中的第一位;7月以来连续6个月的平均值都在9吨以下。特别是2020年12月,降尘量监测数据为3.3吨,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第二次降至4吨以下,也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小值,在12月份“2+26”城市平均降尘量上升13.3%的情况下,太原市取得了下降13.2%的好成绩。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