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1月至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74,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二;PM2.5、PM10浓度2项指标下降率全省第一,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63名,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退出全国倒五”争取性任务要求。这是我市继2019年退出全国倒一、2020年6月退出全省倒一之后,实现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2020年,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重污染企业;以“零容忍”的态势,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发起一轮又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6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省倒一;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5%,市区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1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天,实现了稳中向好。
壮士断腕,强力关停重污染企业。市委、市政府带领各级各部门持续向产业结构“开刀”,关停在产的7家焦化企业,退出“一城三区”砖瓦企业13家,实现了市区及周边范围重污染企业清零。同时,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53家,淘汰洗煤企业82家,极大地削减了平川区域工业污染排放量。其中,2019年、2020年两年压减焦化产能1090万吨,占全省压减任务的27%。
精益求精,高标准实施深度治理。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规范焦化、钢铁、洗煤、搅拌等行业治理标准,启动企业提标升级创A行动,全市13家在产的钢铁企业、5家水泥企业、6家电力企业、9家焦化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涌现出一批环保典型、行业标杆,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
自加压力,超额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任务。2020年,我市在完成“一城三区”县(市、区)城区、城乡接合部、平原地区农村清洁取暖“三个100%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将“一城三区”海拔600米以下区域纳入清洁取暖改造范围,共完成改造2019.44万平方米、17.16万户,完成率分别为109%、104%,全省排名第一。
强化应对,多措削峰减排。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我市错峰管控停限产比例达到了50%。2020年秋冬防以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错峰率达到了30%。重污染天气预警情况下,我市坚持提前削峰减排,进一步采取严加管控、协商减排等应急措施。市、县两级主要领导针对散煤管控情况持续开展夜查;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组成两个暗访组,对高铁沿线散煤“双清零”和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取得了明显效果。
严格执法,坚决杜绝违法排污。我市针对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超标问题,制定《污染源自动监测在线数据超标惩治办法》,实行一日一立案、一日一处罚;针对执法发现问题不整改、慢整改,出台《临汾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实施办法》,填补了对违法企业立案查处后整改情况再监督的空白;出台《冬季清洁取暖和民用散煤管控责任追究实施意见》,对违反有关问责规定的严肃处理、坚决问责、压实责任;出台环境监管执法问责办法,根据不同情节,对不同责任人予以免职或问责。202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50起,罚款4500万元,已连续三年立案和处罚数量排全省前列。
过去一年,各县(市、区)创新举措、自查自纠,全力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信部门牵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能源部门精心安排部署,强力推进清洁取暖工作;住建部门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实行动态监管;交通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在全市范围内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严防柴油货车尾气污染;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车用燃油和民用散煤抽检力度,全力保障各类油品和煤质质量;城市管理部门强化对建筑工地出入口的管理、渣土运输企业及车辆的管理,并加大街道清洗频次,有效遏制了扬尘污染;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焚烧;商务部门严厉打击取缔黑加油站点,多次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交叉检查,对“一城三区”加油站柴油销量严格监控;生态环境部门和气象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及信息发布制度,每天至少一次开展重污染天气会商,重污染天气发生期间增加会商次数。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