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清晨,日头刚露出红彤彤的笑脸,在阳泉郊区平坦镇曹里村杜仲地里,农民们戴着手套,提着袋子,采叶、分拣、装袋,一袋袋杜仲叶子堆成了小山。
“平坦镇曹里村是阳泉中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杜仲种植基地。2016年,公司从全村69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200多亩,全部种植了杜仲。这几天平均日出动劳动力15人,采收杜仲叶在2000公斤左右。”公司负责基地种植的副总经理赵力军,把装满杜仲叶的袋子扛出地头,立在田埂上,擦一把脸上的汗珠,憨憨地笑了笑,又一头钻进田间继续采收。
“力军、彬红拿过袋子来,这边的叶子密得很。”公司老总赵瑞红边采收,边扯着嗓子喊,动作娴熟利索,性格泼辣爽快。
“前段时间下雨,耽误了采收,天气预报说近期仍有雨,得赶紧把叶子收了。”赵瑞红把刚刚采下的叶子捧成了一朵花形状,乐呵呵地让记者看。
说话间,“突突”作响的农用三轮车已开进地头,车上跳下一个黝黑的汉子。这位在基地打工的汉子叫张万祥,家里的2亩耕地流转给基地,每年有800元的土地流转款进账,到公司种地每天还有100元的工资收入。
种玉米,在张万祥的记忆里,还是前几年的事儿。“过去种玉米大部分是自己吃,一亩地收成不过上千斤,算上成本,挣不到多少钱;现在基地种杜仲,一亩地少说也有三万八九的收入。”在张万祥看来,这片土地发生的奇迹就是一场“土地革命”。科学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让传统种植业有了“科技范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开始在山村扎根。
年已古稀的张满生是采收人群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同老伴儿流转给公司7亩土地,加上自己为公司种地打工,年收入上万元。“自己上了年纪,连看门都没人用。前些年落下病根,不能受重苦,收入微薄,有活干的日子,为俺的生活兜了底。”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
赶晌午,公司准备了烩菜馒头。放下手头的农活儿,采收的农民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聊起杜仲收入话题,公司老总赵瑞红毫不遮掩。
“一亩地能产一吨干叶,每公斤按38元计算,亩收入少说也有3.8万元,减去土地流转和人工费用,保守测算,每亩纯收入也在2万元这个数。今年200多亩杜仲的种植收入大概在400万元左右,远高于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同时农民朋友也从中一同受益;更为重要的是以杜仲为原料,生产出杜仲药茶及系列产品,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产品准备出口海外。”赵瑞红边吃边聊,同大伙儿美滋滋地算起收入账。
夕阳西下,随风舞动的杜仲枝叶沙沙作响,红红的夕阳照在采收人群的脸上,也映照出老百姓红红火火的日子。
采访手记:
同样是200多亩土地,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与公司规模化生产产生的效益截然不同,让我们从中得出了“2>2”的土地种植算式。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可谓两全其美。“双增”背后带给我们的是有益的启示和可喜的经验。
土地流转治好了“撂荒病”。曹里村曾是群山环抱的贫困村,这几年,随着整村脱贫、整体搬迁,村里“有地没人种”的土地撂荒现象尤为突出,而地处郊区的阳泉中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因找不到种植基地而犯愁,土地流转为双方解开了“愁疙瘩”。土地流转,让农户与企业实现了双赢。
“保姆式”托管种活了增收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不得闲”,是种田农民的真实写照。“田保姆”履职,为农民种出了丰收田,农户劳作负担大大减轻,省心、省力、收入还不少,规范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
市场化种植延长了产业链。企业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来组织农业的生产和经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产业化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把产加销连成一体,实行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不仅稳定了农民就业,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