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自备购物袋。本报记者李若男摄
奶茶吸管变成纸吸管、超市的购物袋变得更加柔软……
元旦后,不少市民发现,平时经常接触的塑料制品悄然“下岗”。原来去年6月,我省为治理白色污染定下了时间表——到2020年底,太原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依法依规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那么,省城各大商场、超市、饮品店都准备好替代品了吗?
超市推广可降解购物袋
“袋子需要吗?我们这里提供的是可降解购物袋。”1月10日,在长风街新晋祠路的万象城负一层的超市,工作人员一边往袋子内装商品,一边向正在结账的市民说,他们这里一直使用的就是生物降解塑料袋,虽然价格比普通塑料袋要高一些,但消费者都能接受。记者也观察到,这家超市的可降解购物袋之前是奶白色,最近换成大红色,和普通塑料袋相比,摸起来较为柔软细腻,拉拽起来更有弹性,袋子右下角印有“非食品直接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标志,并有“建议与所装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一并进行堆肥处理“等字样。
平阳景苑的许女士随身带着环保袋,购物时蔬菜、水果等都直接放进口袋。许女士说:“家里以前有很多塑料袋,扔了吧不环保,留着吧没用。现在除了买豆腐、面条要个塑料袋,别的蔬菜、水果都不要,家里也清爽不少。”在亲贤北街的华联连锁超市内,可降解塑料袋被摆放在收银台的醒目位置,旁边的广告牌也号召大家“减塑环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将所有的购物袋陆续更换为可降解购物袋,每个购物袋的价格也相应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目前购物袋的需求量比之前缩减了,市民自带购物袋的越来越多。
记者还走访了美特好、永辉等多家超市,很多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不过,也有部分超市仍未推出可降解购物袋。大多数的便民市场、批发市场等则对塑料袋的规范使用仍未采取行动。
环保吸管逐步扩大使用
除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还要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亲贤街茂业天地的星巴克,制作台旁边就摆着纸质吸管和纸袋等,店员表示,店里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更换成了纸质吸管,也用纸袋取代塑料袋。在肯德基店内,除了按照要求更换了吸管和包装袋,还提供直饮纸杯。其他一些大品牌的奶茶店,环保纸吸管也在逐步替代塑料吸管。
“我还用不惯纸吸管,感觉怪怪的,不过为了环保也支持商家这样做。”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理解,纸吸管和普通塑料吸管在体验感上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这项政策的实施还是很支持,也希望将来会有更合适的产品代替。
记者观察到,省城大部分连锁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提供的是纸吸管或者生物可降解吸管,其中纸吸管使用比较多。纸吸管外侧可以清楚看到木桨纹路,内侧有较厚的内衬,虽然环保,但不适宜长时间浸泡。
不过,很多中小型饮品店还在使用塑料吸管。在大营盘东岗路的一家豆浆店,豆浆杯换成了纸质材质,吸管还是小塑料吸管。“对于我们这种小店,塑料吸管成本要低很多,一包100根就几块钱,换成其他的价格要高不少。”该店员工说,是否更换吸管以及换哪种吸管,老板也在观望。
做好塑料制品使用回收
记者了解到,可降解塑料袋和纸吸管的成本、售价是影响推广的一个原因。目前来看,无论是超市、便民市场还是饮品店,成本的上涨还是由商家承担,将来必定会影响消费行为。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可降解塑料属于新型材料,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前期阶段,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等等,产业规模较小且分散,所以成本较高。未来,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及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增大、生产规模扩大、前期投入成本摊薄,价格自然会下降。也会有更多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供大家选择。
那么,后续我省在实施中如何监管呢?
日前,省商务厅要求各企业要做好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工作。要求从1月1日起,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向商务部门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报告主体包括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和环保替代产品供应商(含个体工商户)。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报告塑料购物袋、连卷袋使用及废塑料回收数据;外卖企业报告塑料购物袋、塑料餐盒、塑料餐具、塑料吸管使用及废塑料回收数据;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含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报告其自营业务产生的塑料包装袋(含编织袋)及塑料餐盒、塑料餐具、塑料吸管使用及废塑料回收数据,对平台内经营者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开展总体评估(包括数据测算、开展的减塑宣传、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上传总体评估报告。环保替代产品由各报告主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自愿填报。
“限塑”升级,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不少市民也希望替代品的推广使用和费用等问题也得到关注。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